0791财经网分享【峰火台】栏目的首发。从今天起,我们邀请蓝港互动集团创始人、极客帮创投合伙人王峰广泛地与区块链行业的意见领袖、创业者、投资者以及交易环节上的话事者进行对话,以思维交锋,辨区块链市场之未来。
第一篇,我们谈“正名”。名不正言不顺,师出要有名。2017年以来,全球数字货币资产暴涨140倍,财富效应引发各阶层跑步进入区块链世界,躁动、争议、妖魔化也随之而来。这一切的核心在于Token(普遍译为‘代币’)。2018年1月22日,CSDN副总裁孟岩应邀与王峰进行了一场对话。 他们指出Token不应该是“代币”——这看起来仅仅是一个翻译名字的问题,却事关整个区块链发展的根本。
以下是对话全文。
Token代什么都可以,代“货币”不可能
王峰:忙吗?
孟岩:忙死了,我很久没休过周末了。
王峰:我也忙,最近我们约个时间见面都难。真成了“币圈一日,人间一年”?区块链市场大热,我感觉像上世纪90年代中国刚开放股市的时候一样,你怎么看现在这个市场?
孟岩: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三无项目,无应用场景,无技术团队,无项目代码。对于这种项目及其背后的人,我们这个行业里的人应该比圈外人更加痛恨,因为他们破坏了区块链这个招牌,严重阻碍了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,监管当局应该出手严厉打击。
圈子里流传一个事,说有一家区块链公司的业务经理,找到了一个靠谱的业务应用场景,跑过去兴奋地向老板汇报,说这可以帮助拉市值。可老板却说,不干。业务经理问为什么?老板反驳:“我既然炒空气能拉1000倍,为什么还要做具体项目?”
王峰:历史上每一个大市场起来,都会经历这个阶段。
孟岩:没错。今天市场上90%的项目,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各种关系,说自己的品牌,技术可能在今天仅占10%或者是更少,但是未来,我觉得技术还是最重要,能落地、能应用、有产业资源支持的技术,会越来越值钱。
王峰:我们这些人得不断去挖掘好项目,用良币驱逐劣币。现在看,各种数字货币交易所目前成了整个区块链项目的中心,有人把数字货币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相提并论,你觉得可能吗?
孟岩: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,链与链之间的Token,最后怎么会通过中心化的场所来做交换?这个肯定是不合理的。在我看来,数字货币交易所是一个历史阶段,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 token 时代,各种 token 必须能够以接近于零的成本非常润滑的彼此兑换流动,像现在这样,各个链上的资产通过中心化的机构(交易所)来进行对接,这个格局是不合理的。我们这些人希望干成去中心化交易所。
如果微信是个去中心化的微信,那么它可以接入多个数字货币,我自己发行一个 token,然后做中介交换,实际上我就是通过微信开了一个交易所。
王峰:拿历史做个比喻,我认为区块链时代更像是春秋战国时代,不是大一统的秦朝,不是汉朝,而是你做你的,我做我的,没有人成为绝对的中心。
孟岩:是的。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基础设施,以及越来越多的Token出现,至少使少数人长时间操纵市场变得越来越困难,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。
王峰:说到这儿,你觉得将来会出现类似美联储这样的国家机构,直接发行国家主权数字货币吗?
孟岩:我对此坚信不疑,国家不可能也不会忽略这一技术进步。货币即权力,货币即政治,货币权力必须属于国家。Token可以代表各种权益证明,但是唯独要代表货币很难,这最终还是需要国家授权的。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,很多国家还没有把区块链的发展梳理清楚。像日本、新加坡等国家,对区块链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。以日本为例,2017年4月,日本政府修订了《资金结算法》,承认比特币是一种合法的支付方式,并为交易所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则。如今,日元已经成为比特币定价的主要法币,日元/比特币的交易量占到了比特币全球交易量的65%。我也听到一些比较了解日本区块链产业政策的朋友介绍说,日本决策层内确实有一部分人想看看,区块链是否能帮助日本实现“逆袭”。
王峰:很多国家和美元“暗战”了多年,区块链时代到来后,也许突然有一天会发现,区块链货币成为了一统天下的货币。对所有人来说,这都是一场新的博弈。
孟岩:有这种可能性,其实,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,他前不久提议,由金砖五国和亚欧经济体国家共同来发起一种区块链货币,用于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。我知道有些第三世界国家也在有类似计划。
王峰:如果国家发行主权数字货币,或许可以参考港币的模式,港币绝大部分是由香港的商业银行发行,但每家商业银行会受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。
孟岩:有可能,未来如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,也有可能不是在区块链上运行,而是在央行的数据中心里运行。
王峰:国家队一定会进来,或早或晚。只要通过发牌照,就很容易监管,市场也需要通过监管合法化。
孟岩:监管层可能也发现了堵是堵不住的,堵了以后反而容易失控。如果宣布发牌照,放心,所有的公司都会挤破了头去争取牌照,你各种合规的要求,大家都会努力去满足。如果是全堵住了,很多人就去海外做了。
Token不是代币,是通证
王峰:国内谁最早把Blockchain翻译成“区块链”,是元道先生吗?
孟岩:这个是元道先生提出来的。
王峰:这么牛,我当时还想翻译的这个人应该是个学术型的人,后来我才知道元道先生就是世纪互联的陈升,我们其实是老朋友,十几年前在中关村经常打交道。
孟岩:原来是翻译成“块链”,他2014年3月份的时候首先提出来了“区块链”。
王峰:翻译得好,这三个字很对应当年的“互联网”。你知道互联网早期叫‘’因特网‘’,叫了好多年,1998年到2000年,当时的主流媒体都是说是因特网,最后国家出了政策,叫互联网,2000年以后全部改成了叫互联网。
孟岩:名正言顺。
王峰:陈升做理事长的机构叫什么?
孟岩: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。是这样的,中关村区块链联盟是元道在链圈时代发起的,他当时是一个纯粹的链圈人,对于炒币这一套是看不上的。他也是看到去年年初币圈的风起云涌,市场这么热,经过了一次痛苦反思,然后他才认可“币”的一些重要逻辑,但是又觉得币圈的很多做法和思维方式有偏差,所以后来我们一起讨论碰撞,最后调整思路到通证这块儿。
王峰:那是什么时候?
孟岩:2017年10月份,已经比较晚了。
王峰:现在中关村区块链联盟这个机构还是扛旗的,是吗?
孟岩:对,还是最被认可的区块链行业联盟。不过我们现在也在发起成立新的行业思想共同体,昨天我们已经在一个会上宣布了通证派。
王峰:Token确实也需要一个更合理的译法,“通证”这个词,是你翻译的吗?
孟岩:应该是我和元道先生相互启发的结果。有好几个星期我们在微信里反复讨论这个问题,突然一下子就想到“通证”这个词,意思就是“可流通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”。在一个可以运行Token的平台上发行加密数字货币,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。但是直接把Token译为代币,肯定是错误的。因为Token 所代表的,可以是一切权益证明,甚至是一切凭证,不仅仅是货币。
因此我反对把“Token”翻译为“代币”,而且态度十分坚决。
王峰:很棒的翻译。“通证”的想象空间太巨大了。通证可以代表一切权益证明,身份证、学历文凭、股票、债券、票据、积分、卡券等等,人类社会全部权益证明,都可以用通证来代表。通证,不是代币,这个厉害。“币”真的是一个敏感问题,涉及到很多红线。
孟岩:是的。其实通证是区块链最具特色的应用。在我看来,通证大概分三层:第一层,基础代币,ETH、BTC,属于基础代币;第二层,标准通证;第三层,非标通证,它对应的是非标准商品和服务,每一件商品不同,每一个服务也不相同。
每一个个体和组织在不经准入的情况下,都可以自己做非标通证,只要你发行一个通证,能卖价钱就行,特别是可兑现、可交易的商品服务集群。这种非标通证,你说它值多少钱?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。比如你王峰发起一个关于区块链的小范围讨论,持有你的某个通证才能参加。这个通证值钱吗?对我可能很值钱,但是对一个对区块链完全不懂的人,那可能一钱不值。非标通证类似于传统商业里的预付费会员卡,这个国家是允许的。
非标通证与法定货币离得比较远,所以基于它的应用可能会先行,然后以基础代币来计价。比如某人发了一个关于某公司的通证,它其实是用以太坊来计价的,不会直接用人民币来计价,因为它在区块链世界里面,只知道以太坊的价格是多少。所以,它一定是基于数字货币的。
现在来看,我们按照通证的核心逻辑,思考得越深入,我们的信心就越足。
王峰:你说的非标通证确实更有可能先落地,你知道目前有哪些新的进展?
孟岩:通证有助于发展多维价值尺度的现代社会。前不久听到一个消息,雄安新区可能会对其市民发放一种积分,用来奖励市民「良好」的社会行为,比如骑车上班,垃圾分类,等等。很多人现在都意识到了通证经济对人类重大的激励作用,它逐渐把过去的博弈关系转化成协作关系,这件事意义重大。
超级通证市场:下一个区块链价值洼地
王峰:回到区块链本身,未来像比特币、以太坊等等最底层的公链,会成为区块链世界的主宰,还是会成为一个类公益组织?
孟岩:这个问题非常好,我认为,目前比特币和以太坊都不足以扛鼎未来通证经济和数字货币的市场。
比特币由于区块大小的限制,每秒最多处理7个交易,实际上往往只能每秒处理3、4笔,交易费还巨贵;以太坊每秒最多处理30笔,实际上是13、4笔每秒。而联盟链的优势在于,处理速度非常快,有可能会出现几个头部的联盟链,把它的币到外面到处发,大家拿着这些币,可以在联盟链去中心化的交易市场中,进行彼此兑换。
迅雷玩客币本身是个私有链,所有的节点都在他们自己手里。可能当时做的时候他们希望尽量简单,对这块也没有想得很复杂。如果事先把这个想法在区块链圈子里讨论一下的话,会被骂死的,因为大家都觉得私有链就是耍流氓。但是他们可能也没有跟别人商量,抬手就给做了。结果没想到,市场还挺认可。当然还是有人骂,所以他们也搞了几篇很长文章出来辩白,但是我看了一下,也不是很有力。其实完全不用辩白,因为市场的反应已经证明,从普通民众的角度看,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个链究竟是公链还是私链,还是联盟链,只要币是数字货币就可以,每个人都可以在手机上玩这个币。迅雷实际上探出了一个新模式,很有启发性。
王峰:基于以太坊等主链的区块链项目,未来发展形势如何?
孟岩:以太坊处理速度太慢了,我们想出了“跨链通证”的方式。比如说,如果未来EOS平台成熟了,绑定以太坊智能合约的通证项目,完全可以保持发行总量不变的前提下,跨以太坊和 EOS 运行。跨链通证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的实用性、适用范围,但更重要的是,每一次跨链,都是制度升级、制度创新的好时机。
前不久,新型社交媒体网站Steemit宣布,在它的Steem链上发行了新通证Pocket Token。Pocket每一个英文字母都有它的意思(The Proof Of Concept Electronic Token) ,它是一个附属在Steemit的数字货币,并且使用Steem blockchain来运行。
王峰:现在开发最核心、最底层的区块链公链,价值还大吗?
孟岩:如果没有新的想法,价值就不会太大。从我们做通证的人角度来说,其实底层的链不重要,重要的是把通证做好。
王峰:如果说,公链时代即将过去,下一个区块链价值洼地会是什么?
孟岩:超级通证市场,所有的币和非标通证都在这个市场交易。我认为,超级通证市场一定是未来区块链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,或者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,但这个超级通证市场到底是中心的,还是去中心的,老百姓没有那么关心。如果你做了一个中心化的市场,体验非常好,也许可以在一段时间里面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霸主。
王峰:我们今天谈中心和去中心,从产业环境来看,很大程度是基于整个产业逻辑,因为区块链不能离开信息互联网,而在信息互联网上获得了足够大的入口关注,就具有了先发流量优势,其实还是建立在中心化体系基础上,这个问题你怎么看?
孟岩:我在IBM学到一个很重要的理论,叫“大众脑”。“大众脑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脑子,是所有人的共同意识,它有几个特点:第一,记忆力特别差。一个新闻事件出现以后,热过一段时间,马上就忘掉。第二,特别极端。非常不理性。第三,在任何品类里,只能记住3-7个品牌,无论是洗发水,还是电脑,或者是操作系统,可最后为什么会出现头部呢?不是因为竞争的问题,是因为大众脑只能记住3-7个品牌,甚至是2个,最后就导致每个品类里面只会出现那么几个头部品牌。
一个品类里面如果已经有第一、第二,你就不要再到里面去了,因为你希望挤占大众脑的份额很困难,与其去挤占份额,你不如开辟一个新的品类。
王峰:这个观点来自15年前特劳斯的《定位》,我也看过,有启发。从社会学、伦理学角度看,人性本身是朝着中心化发展的,人的本质思想是由中心化唤醒的。所以,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时代,谁先占领心智,谁就能够获得中心化的利益。
孟岩:是这样的。只要我们还是人,不是机器人,就不会一视同仁地看待所有问题,去中心化一定是和中心化长期并存的。
媒体和社区在区块链时代会重获新生
王峰:媒体这块你怎么看?我们看了这么多年门户,抛开视频、图片这些新的介质不谈,从三大门户时代,到后来的机器分发、机器学习,都是门户模式。但是你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产业覆盖式地压过来,无所不包。区块链的门户,看起来是垂直门户,实际上是覆盖一切。
孟岩:没错,以现在不断崛起的一批区块链自媒体为例,已经创造了中国自媒体最高的广告价格,据说有人写软文单篇收入达50个比特币(注:以目前市价计,约50万美金)。
一直以来,VC不愿意投两类机构:一类是媒体,一类是社区。大家都认为,一个大潮刚来的时候,媒体和社区很快可以起来,但过了几年发现,变现始终解决不了。
但我认为,区块链这一波浪潮到来,媒体和社区都会成为最赚钱的生意,尤其是社区。过去社区和媒体为什么不赚钱?因为虽然聚集了很多人,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弱连接,现在区块链将社区和媒体变成了一个经济体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强协作,比如我们 CSDN,2200 多万程序员,为啥一直赚不了很多钱?因为这个社区里彼此协作关系太弱了,比乌合之众好不了多少。如果用区块链把他们组织成为强协作社区,那是个什么概念?这个力量是远远超过任何公司的。
王峰:我的看法,区块链的社区业态最好还是依托于社交工具,不会是基于原来的BBS模式,未来区块链社交工具可能会呈现出万马奔腾、热火朝天的竞争局面。
孟岩:是的,其实CSDN也在做一件事情,计划用Token机制来激发开发人员更多的价值。CSDN整个社区人员的参与和贡献都是技术资产,用户在CSDN花了相当多的时间,为了使得这些时间和价值对应起来,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我们即将发布的关于区块链的社区,希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其中。技术人员通常逻辑性比较强,但对于比特币、金融、经济系统的了解较少。我们希望更多的技术人员体验一下区块链的技术,以及数字货币的方便性,甚至是狂热的状况,从而看到区块链技术、通证经济、新协作方式对于未来的社会的价值。
此外,我们还会推出一套培训课程。区块链的人才太缺了。通过培训,我们也希望把水平高、有想法、有资源、有技术的人聚到一起做项目,需要尽快地在区块链的各个角落布局,不能留下太多空白。
王峰:区块链的业态组织很重要,虽然每家公司都有可能会基于开发做代码接口,但像CSDN类似的社区组织,具有很大前置优势,将来可以把各方资源整合起来。
孟岩:我们现在的思路特别简单,CSDN做一个监控,如果你给别人的项目提供代码,一旦发现你提交代码或者对方接受了代码,对方不给你币,我们给你币。打个比方,如果谁给EOS贡献了代码,哪怕EOS不给你币,我们可以给。
我们希望在社区内部,有尽可能多的人成为利益相关方,一旦有很多人成为了利益相关方,很多事情就可以自运行了。这就是区块链或者通证的真正意义,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。一旦我持有某个币,我就成了这个币经济体当中的一个成员,我就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帮助他。之所以我们认为社区会是一个大生意,就是因为原来我们没有办法激励社区里的贡献者,未来通过区块链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王峰:早期的社区纯粹就是建立联系,但是区块链社区还提供了交易体系。所以,我大胆地预测,社区将来也极有可能融合数字货币交易所,或者是交易所的某种变体。
孟岩:深有同感!目前区块链正处在一个产业变化的节点,一定会有更多新变化值得期待。